找到相关内容1708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摄山新韵

    》的观点,作一简要评介,以窥其大旨。先讲“二话”义。“二话”就是指“真话”和“俗话”。“所言二话者,一是真话,名俗话。真话亦名第一义,俗谛亦名世话。真话、俗话,以定体立名:第一义、世谛,以褒贬...前者是双边否定的思维方法,后者是有无一体的逻辑概念。“般若”中道认为“不生”不灭是“真话”的“体”性,而“有生有灭”是俗话的“体”性。萧统是推崇“真话”的,但他强调真、俗的差别,没有揭示二话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3652414.html
  • 探究与抉择(上)——理净法师笔谈录之一

    :你最近有一篇探究三论宗的“四重”论文问世,诠释得颇为详尽。谈到三论宗传承般若学的方法论之格局,在尊著中也曾具体地表诠到。印度大乘佛教的龙树大士,以化遣“四句”的格局来破邪显正与破俗遣真,已成为历来共识的取向。至吉藏论师,续有进一步的阐析,这就是:“四重”的模式,却比龙树的“翠四句” (“有”、“无”、“亦有亦无”及“非有非无”)来得谨密。而“复四句” (“有(有、无)”、“无(有、无...

    赵 汝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2865917.html
  • 三论宗纲要(2)

    不即是,八不即是缘起,八不即是中道,八不即是毕竟空,八不即是实相。八不即是谛者,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说:“谛义者,不一亦不二,不常亦不断,不来亦不去,不生亦不灭。”经中既以八不释,可见八不就是。八不即是缘起者,《涅槃经》卷二十五说:“十二因缘不生不灭,不常不断,不一不异,不来不去。”《大般若经》卷四百七十二说:“若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,如实知一切从缘生法,不生不灭,不断不常,不一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15657396.html
  • 智顗的“三”思想及其所依经论(1)

    中的“三”一词,出自《璎珞》、《仁王》经;而其思想,则建立在下面几部佛典之上:  (1)《璎珞经.贤圣学观品》的“三观”:“谛观”(又名“从假入空观”)、“平等观”(又名“从空入假观”)、“中道第一义谛观”。  (2)《仁王经》在有、无之外,所提到的,能够双照有、无的第一义。这很容易让人联想第一义是处在有、无之上,更高的第三。另外,《仁王经》将第一义称为“心谛”,使得智顗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1852380.html
  • 般若义理的探究

  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  分别解说  四谛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1  分别解说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8  分别解说  三...。  谛理之说明,有多种分别,约事相方面说有四谛。约理或约理事双融而言,有。智者大师于法华文句中,又立无。四谛二,均见于般若经,兹分别介绍于下。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5160387.html
  • 如何奉持般若法门

    除我执,以空相破法执,使众生得脱生死而到达无余涅槃的彼岸。当横渡生死苦海时,需要种种法门。但渡过中流,必须不执法、非法相,才能出离生死,到达彼岸。   在这里使我想起了三论家的四重:第一重,是以有为入,空为真谛;第二重,有空皆为俗,非有非空为真谛;第三重,以有空为,非有非空为不二,与不二皆是俗,非非不二才是真谛;第四重,一切语言皆为世俗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方为真谛。(见吉藏《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般若|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7/0747394500.html
  • 如何奉持般若法门

    法门,以法有除我执,以空相破法执,使众生得脱生死而到达无余涅槃的彼岸。当横渡生死苦海时,需要种种法门。但渡过中流,必须不执法、非法相,才能出离生死,到达彼岸。  在这里使我想起了三论家的四重:第一重,是以有为入,空为真谛;第二重,有空皆为俗,非有非空为真谛;第三重,以有空为,非有非空为不二,与不二皆是俗,非非不二才是真谛;第四重,一切语言皆为世俗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方为真谛。(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1339816.html
  • 三论宗关于智的出处

      以上是从三经说明智为大乘经典的根本,今再以三论分别明“智”也是大乘众论的宗旨。如《中论》即是说明诸佛智之义。虽然《中论》以为宗。但吉藏大师言:“非无以悟智,非智无以明谛”,说明还是离不开智,诸佛说谛法,是由智所发,所以如来由有智,外说智为能说,为所说。如《三论玄义》云:“慧是三世诸佛的法身父母,以第一义故生般若,以有世谛故生方便,具实慧方便慧,有十方三世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846692.html
  • 佛教中的“真与俗”对立吗?

    把握方法。佛教教义之中,本有真与俗之别,表示了佛教对神圣与世俗关系的关注和处理。   真与俗字乃相对而言的概念,故依相对而演为入世与出世、在家与出家等对应。真与俗之意义,在大小乘诸经论之中所说不一。一般而言,真与俗字,常有如下几种彼此对应的涵义:   1、事与理的别名。   2、在假空中三中,假是俗,空、中是真。   3、世间是俗,出世间是真。   4、在家是俗,出家是真。 ...

    李向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4162917.html
  • 三论宗重要著作

    产生真实、方便慧。  此三中道的说法与历来真俗说,可谓大异其趣,乃吉藏大师之创见。又此疏引用多数经论,并论及当时的各家学说,也是其他《中论》释疏中所未见的特色。  《百论疏》吉藏大师撰,...、“论迹义”五章。  谛义:阐明真俗之义,并概论南北朝佛教界的问题,是三论宗最重要的教义之一。  八不义:揭示“不一、不异,不常、不断,不来、不出,不生、不灭”之义。  佛性义:阐明三因佛性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1667620.html